7月5日下午,“智汇两岸 强基赋能——海峡两岸创新医疗交流大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鼎泽配资,来自海峡两岸的医疗专家、医院管理者及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医院运营管理、基层医疗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此次大会不仅为医疗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多方携手开启两岸医疗创新 合作新篇章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党委书记、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上海市徐汇区委常委诸旖,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台湾中华卫生医疗协会理事长黄明国,全国台企联副会长、合富医疗集团董事长王琼芝出席大会启幕仪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彭慧胜为大会作视频致辞。彭慧胜表示,两岸同属一脉,人文相亲、文化相近、语言相通。此次大会既是对医疗卫生工作人文精神的传承互动,也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必要切磋。他强调,人工智能对医疗发展的影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会在议题设置上颇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科技进步,是创新实践中不断“为人群服务”的探索,“我们期待通过科研技术,为患者植入的医疗设备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让科技惠及更广泛人群。”彭慧胜表示,两岸专家学者的互动将助力医疗科技进步、实现社会福祉,共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早日实现。
姜微在致辞中说,医疗卫生事业对实现全民健康目标至关重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需要技术革新和多方协同。当前,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远程诊疗等新技术新渠道正在重塑医疗生态。此次大会着眼AI赋能和强基工程,为两岸医疗创新合作提供了平台。期待通过此次讨论鼎泽配资,汇聚双方在医疗科技、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智慧与力量,优势互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创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两岸民众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她表示,作为新华社直属机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将继续关注上海医疗健康事业发展和国际医学中心建设,积极传播创新探索和成功经验,让创新技术和科普知识更好造福大众。
黄明国表示,台湾地区医疗卫生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医保制度、新药研发等方面。此次大会为两岸医疗界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期待通过合作共享优势,共同推动两岸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王琼芝指出,本次大会将在促进两岸专家在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基层医疗、医保等方面的交流的同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做到强基赋能。她表示,作为唯一一家两岸双上市的医疗企业,合富医疗集团肩负推动两岸医疗交流的社会使命,坚持紧跟国家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为两岸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通过搭建资源对接平台,让医疗服务触达到每一位基层患者。
从理念共识到实践探索,重塑未来医疗生态
主旨演讲环节上,思维的火花碰撞迸发,现场气氛如火如荼。朱同玉以“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现状、挑战与机遇”为题,详细剖析了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现场图景和未来展望,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的创新突破。他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研成果的转化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朱同玉强调,产学研医的融合创新尤为关键,通过推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鼎泽配资,可以加速医疗科技的应用,促进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医管所教授李丞华围绕“台湾医保与新药新科技”这一主题,详细阐述了台湾地区医保的现状及其在新药报销、核价等方面的创新举措,特别是在确保医保资金有效利用与新药研发之间的平衡,同时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评估体系与竞争议价推动医疗资源优化,提升民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就“人工智能(AI)助力医疗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顾建英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已在医疗行业中的较广泛应用,并强调了其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从影像诊断、病历管理、患者服务到医学创新研究等多方位赋能医疗行业,提升了疗效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别是在精准医疗、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尚未形成良好生态。”
台湾中华安养照护协会理事长、台湾中华卫生医疗协会常务理事楼迎统在演讲中分享了如何通过提升基层医护教育水平赋能基层医疗。他指出,通过强化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可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基层医疗体系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优质和高效的医疗保障。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王艺谈及儿科高质量专科能力建设与发展,分享了如何应对当前儿科发展的挑战,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王艺提到,儿科作为覆盖广泛的学科,不仅要面对“出生人口减少”带来的挑战,还需要解决育儿、发育、疾病防治等多方面的问题。她强调,随着国家对专科能力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儿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
随后,花莲慈济医学中心院长林欣荣分享了题为“科技串联偏乡,关怀不落一人”的主旨演讲。他介绍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特别是AI和无人机技术,提升偏乡地区的医疗服务,增强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与效率。林欣荣强调,科技在基层医疗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分享了五官专科医院的互联网服务创新,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专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唯一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医院秉持守护五官健康的使命与责任,通过互联网医疗建设,从1.0到2.0再到3.0,医院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推进,目标是打造一个智能化、无边界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患者的多层次需求。
现代医疗及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纪淑静围绕“AI对第一线医疗服务的影响与应有的准备”等议题,深入探讨了AI在临床工作流程、病人互动、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深远影响。纪淑静强调,AI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医疗效率,还推动了病人主动健康管理,尤其在影像诊断中,AI能够实时分析异常,优先标注危急病例,缩短等待时间并提高诊断准确度。此外,AI在护理作业中的应用,自动化病历摘要和工作排程等,极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照护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围绕“以智能化推进医疗资源区域优化”这一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在圆桌论坛环节就如何优化政策支持机制、完善技术平台等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医疗资源区域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展示了智能化技术在推动医疗公平与质量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远程医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成为整场大会的大会焦点。两岸医疗界在科技创新、管理优化、基层医疗提升、科研转化及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深入交流,不仅为医疗服务体系的创新升级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也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两岸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保障,创造更加美好的健康未来。
此次大会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鼎泽配资,台湾中华卫生医疗协会和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大健康行业工作委员会支持,合富医疗集团承办。
天盈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